健康資訊

當生命化為色彩:林姨的藝術心旅

2025-10-24 09:15:24

1.jpg

2.jpg

1761527786160691.jpg


當生命化為色彩:林姨的藝術心旅
會員 林姨
每當夜幕降臨,林姨總喜歡坐在窗邊,凝視著窗外璀璨的燈火,心中卻翻湧著對過去的懷念。牆上懸掛的舊照片,定格在與丈夫共度的歡樂時光。自丈夫去世後,林姨的生活變得缺乏彩色,讓她的心情愈發沉滯。
這份傷感情緒已影響林姨逾半年,她時常感到疲憊不堪,連起身下床都顯得費力。最終,林姨鼓起勇氣走進醫院求醫。服藥後,她的情緒確有好轉,可缺乏社區的支持與關懷,孤獨感再次影響她的情緒。就在此時,林姨接觸到了怡樂軒的服務,生活終於迎來轉機。
藝術治療的核心,在於搭建非言語表達與潛意識的橋樑。弗洛伊德曾說,未被表達的情緒從不會真正消失,而藝術恰好能直抵潛意識的深處。無論是繪畫中粗重黑線承載的經驗,還是鼓動住情緒的共鳴,都能讓難以言喻的感受獲得具體的表達。這種表達無需深厚藝術功底,創作時的專注與投入,本身就蘊含著情緒宣洩的療癒力量。
怡樂軒推出的和諧粉彩繪畫課程,讓林姨得到一個成長的機會。第一堂課上,老師引導大家用指尖沾取粉彩,在白紙上肆意暈染。那一刻,林姨沉寂的心仿佛被喚醒,她閉上眼睛,感受著色彩透過指尖傳來的溫暖,彷彿找回了久違的自我。隨著指尖每次揮動,心中的陰霾也漸漸被色彩驅散。課程深入後,林姨開始用繪畫傾訴情感:西灣湖邊的風景、兩人共賞的無數夕陽,那些與丈夫的美好回憶,都在畫布上重現。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心靈的釋放與淨化,抑鬱的重擔仿佛隨著色彩而逐漸消散。

在課程中,林姨還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夥伴。她們分享彼此的故事,相互慰藉,讓林姨真切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關懷。久違的笑容重新綻放在她臉上,心中也再度燃起生活的希望。如今,林姨的作品不僅色彩繽紛,更飽含著真摯的情感。回望這段用藝術療癒的旅程,林姨終於明白:生活縱有苦難,只要敢於表達與創作,就一定能找到重回陽光下的道路。


參考文獻:
林育陞(2020)。藝術治療融入教師心理健康方案之探究-正向心理學觀點。諮商與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