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元故事:小婷重生之路
澳門扶康會怡樂軒 社工 甘承偉
憂鬱症不單是情緒上的低落,當憂鬱的情緒籠罩時,連最簡單的動作都變得艱難,像小婷一樣,電話響起時,她望著聽筒卻說不出一句話;飯菜就在眼前,她卻難以下嚥。身體的無力漸漸蔓延到思考,彷彿整個自我在慢慢消逝,那是一種深刻的無助感。
在2004年,小婷被醫生診斷患上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發病時會感到不快樂,對周遭的事物毫無興趣,並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起初,小婷不願接受自己的病情,但在親友的鼓勵下,她開始接受治療。儘管藥物有助於減緩症狀,卻不能助她走出陰霾。
幸運的是,在親友和醫生的鼓勵下,小婷成為怡樂軒的會員。在這段低谷時期,經過職員的鼓勵,她開始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運動,如長跑、拳擊有氧和八段錦。她表示:「運動不僅強健了我的身體,也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每次運動後,情緒都會變得更好,現在我也結識了一群熱愛運動的朋友。」
在這段復元的過程中,小婷深思自己的消極態度,並意識到是時候與疾病對抗到底。不僅要身體的康復,還要調整自己心理狀態和情緒。小婷開始想像一個充滿活力的自己,並定下目標努力朝這個願景邁進。她說:「現在,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因疾病拖垮自己的生活。面對疾病,我希望能每天都活得快樂。」透過運動和親友支持,小婷找到了生活的新出口,以汗水和動力為自己帶來希望與快樂。
如今,眼前的小婷笑容親切,與工作人員愉快交談,令人難以想像她曾經緊張得無法與人對話,甚至曾經企圖自殺。她回憶道:「自從我患上憂鬱症的那天起,追求生活的快樂就像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每天都在無望與失落中度過。」
小婷的故事告訴我們,儘管憂鬱症帶來艱難的挑戰,但透過積極的行動和建立清晰的目標,我們仍然可以重建健康美好的生活、重拾生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