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職業治療在精神健康領域的應用

2025-03-14 18:27:35

職業治療在精神健康領域的應用

澳門扶康會怡樂軒
職業治療師黃健銘
一個人的認知功能會影響其思考模式與行為,特別是在急性病發期或重度憂鬱的情況下,個案可能會經歷暫時性的認知功能障礙。憂鬱症患者常面臨注意力缺損和決策困難等問題。職業治療是一種透過有目的性的活動(purposeful activities)或職能活動(occupation,即對個人生活有意義的活動)作為治療手段,幫助個案改善身心功能,並提升其在自我照顧及日常生活中的獨立性。職業治療師通常會採用認知再訓練(cognitive retraining)、功能性活動訓練(functional activity training)、以及代償策略(compensation)等介入方式,以改善個案的認知功能表現。
在職能治療領域中,「職能不平衡(Occupational Imbalance)」是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個人在日常活動中某些職能過度或不足,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影響。這種不平衡可能對個人的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及整體健康狀態產生負面影響。職業治療師透過治療性活動,為個案創造機會以發展或維持特定的認知技巧,例如:閱讀團體、猜謎及桌上遊戲、現實定向活動、問題解決或目標計劃團體、以及創造性活動等,藉此訓練個案的注意力、集中力、記憶力、計劃能力和問題解決技巧。
職業治療師應用「我做故我在」(To do is to be)的理念,透過有目的性的活動作為治療媒介,促進個案的身心靈健康。具體而言:
1. 活動是維持人們健康的基礎。
2. 當個人的職能表現受到中斷或妨礙時,活動可用於恢復、維持或獲得功能,並發展適應性技巧。
3. 有目的性的活動是職業治療的核心媒介,因其具有可分析性和可合成性,並具備多種治療上的應用特性。
以怡樂軒為例,職能治療師根據個案的需求,透過多元化的職能活動,協助改善個案因症狀或退化所導致的社交、認知及情感淡漠等功能,從而促進個案在社會適應中的最大獨立性。個案透過參與有目的性的活動,例如體能活動、桌上遊戲或聆聽音樂等,能夠將注意力從焦慮、憂鬱或固執的思想中轉移,轉而享受活動帶來的愉悅感。此外,創造性治療活動,如手工藝,也能為個案提供對問題的新視角,進一步促進其心理和情感的康復。
下集介紹:簡介職業治療目的性活動之臨床應用「動、靜態活動篇」
參考資料:
黃曼聰、陳威勝、陳芝萍(2009)。精神健康職能治療—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