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00:00:00
關懷特殊教育兒童
近年,本澳對特殊教育需求不斷增加,特殊教育學生的人數由2011年558人增至2019年1480人,有關特殊教育的服務或政策支援備受社會廣泛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約為6%~8%,主要類別包括:特殊學習困難(包括讀寫困難)、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言語障礙、聽障、視障、肢體傷殘及智力障礙,他們由於發展遲緩有特殊教育需要,又被稱為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兒童。現時,本澳特殊教育體系以「特教學校」、「特教小班」及融入普通班級的「融合教育」,此三種教育方式為主,合共四十三所學校提供融合教育服務,並在社會文化司的統一協調下,衛生局連同教青局和社工局合作於2016年6月1日成立了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為6歲或以下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提供一站式評估服務,以達致早期療育所需的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及早介入治療,改善發展障礙水準和減低致殘程度,並通過個案管理制度和統籌協調機制,及早制定兒童綜合發展規劃的目標。早期療育是一種人性化、主動而完整的服務,它利用各專業整合性的服務來解決SEN兒童各種在醫療、教育、家庭及社會相關問題,以支持並加強兒童的發展,開發潛力同時減輕障礙程度及併發症,促進兒童正向成長。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每投入1元於早期療育工作,可節省特殊教育3元的成本,早期療育不但可減少社會成本,也減少未來醫療、教育及機構成本,而3歲以前作早期療育的成效更是3歲以後10倍的功效,故療育愈早愈好,0至6歲為他們的黃金療育期。
澳門自1998年9月14日起加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故有義務為身心障礙兒童提供特別照顧,以確保其尊嚴、促進其自立、有利於其積極參與社會環境下,享有完整與一般之生活,並盡可能為其免費提供協助,確保他們能有效地獲得與接受教育、訓練、健康照顧服務、復健服務、職前準備以及休閒機會,促進他們盡可能充分地融入社會與實現個人發展,包括其文化及精神之發展。本會就SEN兒童的未來發展,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一)建立SEN兒童的資訊服務公共平台,讓市民對SEN兒童有更深入認識,提高對此的辨識感,向公眾推廣兒童綜合評估中心服務及宣傳本澳早療服務相關資訊,鼓勵及協助有需要的家長能及時取得服務;
(二) 建立中央統計資料庫,為服務提供者、學者及政府進行研究、調整及評估需求,清楚暸解現時服務的使用狀況及需求人數等,積極推動早期療育及相關支援服務,透過與各社福機構、單位合作提供直接及間接的服務,並對SEN兒童進行持續發展追蹤;
(三) “共融遊樂”文娛康樂設施的提供,SEN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享受休閒娛樂的權利,政府在建設公共設施時,應考慮到SEN兒童的特殊需求,營造一個無障礙及共融空間給他們進行休閒娛樂活動,推動在兒童遊樂設施中加入“共融遊樂”元素,以兼顧不同身體狀況兒童的需要,讓所有兒童都能共同玩耍、嬉戲及學習,平等享受充滿快樂與歡笑的童年時光,如:氹仔中央公園的共融式遊樂設施;
(四)積極推動及發展藝術治療,在歐美國家中,藝術治療被廣泛的應用在教育與復健的領域,對有SEN兒童有特別的幫助, SEN兒童常因為認知能力的缺陷,溝通能力的限制或其他生理因素而伴隨著情緒障礙、行為問題或身體的障礙。藝術的創作含有多面向的學習模式: 認知的、感覺的、動覺的與情感的系統都在創作的過程中架構出傷害性最少的運作模式,藝術媒材的使用,如繪畫塗鴉,黏土雕塑能促進許多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的協調能力、視覺和觸覺的整合等。此外,潛意識的衝突被視覺化和圖像化後,負面的情緒獲得了宣洩,兒童們便有機會提升他們的自我認知與了解,增進自我認同與接納,而治療師亦可以從中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由於本澳藝術治療的資源不多,難以滿足SEN兒童對此的需求,本會自2018年6月起以自負盈虧的方式,在南灣.雅文湖畔S9舖成立了「欣悅展能藝術工作室HAPPY ART STUDIO」,以推廣展能藝術為概念,為SEN兒童及社區人士提供展能藝術課程,並在「永利關愛」的贊助下,開展多個共融工作坊,讓社區人士、SEN兒童及其家長閒暇時一同參與,透過不同課程及工作坊(如音樂、兒童唱遊、親子活動、減壓課程等) 作為媒介,共同發展藝術潛能,導引被忽略的情緒和經驗,抒發內在情感,減低負面情緒所引發的挑戰性行為,達到療癒與親子之效,並有助打破社會隔閡,促進社區的零距離,達致社區共融的美好氛圍,共建和諧社會。
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SEN兒童也不一樣,但他們都是天上賜給我們的小天使。最後,本會祝大家六一兒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