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2020年11月21日2020年11月22日精神康復者的就業困難與出路(上)

2021-05-25
精神康復者的就業困難與出路(上)
根據社會工作局的「殘疾評估登記證」統計資料,截止2020年3月31日,本澳已登記有效的精神殘疾類別有2854人,在殘疾類別六類中人數排行第三,佔整體的20.24%,這個數字的不斷上升也藉得我們關注。過去,社會認為精神病需要被醫生長期治療,把精神病患及精神康復者安置在精神病院舍或者醫院,把他們從社區中分隔開。隨著社會逐步發展進步,復原模式的出現改變了過去住院為本的形式,提倡精神復康跟身體殘障復康過程相似,認為即使患病仍能活出令自己滿意及具貢獻的人生,主張精神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精神康復者可以在患病的經歷中重新認識自己,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並在受精神病的限制下重建有意義的生活過程,從而像其他人一樣工作融入社區,為社會作出貢獻。
澳門衛生局近年來亦就本澳居民對精神健康服務的需要,推出了“四級聯防、四環緊扣”機制,即採取精神衛生服務融合於社區的模式,根據患者情況分別由社區服務團體、社區精神健康專項機構、衛生中心逐步評估及跟進,最後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診治。但由於普遍社會媒體把精神病過份報導,而部份市民更因對心理精神健康的認知不足,又或受傳統觀念影響而諱疾忌醫,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病的認識不多,大家會認為精神病是很嚴重的問題,甚至對精神病會有一些誤解或者不認識。社會對精神病的誤解和恐懼,讓精神康復者在生活及就業方面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精神康復者不像其他肢體或智力殘疾能輕易被辨認,加上大眾對精神康復者存在較深誤解,部分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可能並不願意求診及接受治療,隱藏在社區中未被發現,這些更是值得關注及提供協助的個案。
根據社會工作局在過去2018年進行調查發現,有八成以上的精神康復者都沒有工作及固定收入,大部分都是依靠民間機構及政府津貼的社會資源維生,而且他們都對社區生活抱有消極觀感,認為民眾對精神康復者認識不足,對他們產生誤解。其實精神病只是一種腦部功能不穩定的疾病,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故若能讓民眾明白精神病的普遍性,增加他們對精神康復者的正確認知及提升對精神病的辨識感後,便能有效消除大眾對精神康復者的誤解。現時,本澳精神康復者的就職情況整體而言不太穩定,當經濟景氣時,僱主人手不足,便會較高機會考慮聘用及包容精神康復者;若經濟不景氣,僱主便會留強汰弱,精神康復者很大機會首當其衝被辭退。尤其在這次疫情影響下,本澳整體經濟轉差,各行各業經營困難,不少企業甚至出現裁員及倒閉的情況,面對市場經濟不景氣,精神康復者更是難以就業。
因此,精神康復者大都不太願意去暴露自己的病情,甚至會嘗試去掩飾,以求能更容易獲得工作的機會,但即使精神康復者能幸運地獲聘,後續仍需面對害怕被僱主及同事發現的壓力,另外,精神科藥物通常都伴隨嚴重的副作用,可能令精神康復者沒辦法持續長時間集中精神工作,亦會因病情而出現不可預視的各種狀況,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著精神康復者的工作表現,讓僱主及其他同事無法包容及理解,從而不願意聘用精神康復者。社會保障基金曾於2018年推行「鼓勵殘疾金受益人就業計劃」,可是效果未如理想,據2019年第三季數據顯示,現時殘疾金受益人有7,659人,而參與此計劃的人數卻只有91人,不足2%,當中更只有15名精神康復者能成功就業,不論是參與此計劃或者成功就業的比例都相當低,由此可見,在殘疾人士就業方面(包括精神康復者)的支援是不足的。

2020年11月22日精神康復者的就業困難與出路(上)2.jpg